11月16日,四川大学河南医科校友联谊会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河南校友联谊会在郑州正式成立。
迅速组队,驰援北京 6月22日,在接到组队任务后不到1小时,结合报名志愿者专业和技术擅长,实验医学科组建了由副主任谢轶,分子诊断专家陆小军、王旻晋组成的检验专家团队,准备奔赴北京支援。…… 从2020年1月17日至今,实验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直接和病毒短兵相接。
截止7月7日,安贞医院新冠核酸检测共计完成了35846人,建设检测能力从1600管提高到6600管,医院核酸检测放号量达3000人/天。该实验室具有布局合理,包括污染区、半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实验医学科分子诊断技术骨干王旻晋负责文件体系建设,他按照实验室质量建设要求,建立了实验室文件体系,包括各类规程文件15份、记录表格文件30余份,供全体队员学习。陆小军:实验医学科分子诊断专家,中共党员,国际应急医疗队成员,四川省检验专家成员,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团队骨干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参与华西医院新冠核酸、抗体检测。
在四川1队队长谢轶眼中,这支队伍具有强悍的战斗力。6月23日,3名队员跟随队伍飞抵北京,对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程南生副院长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东区)行政楼三会议室会见了大使一行,四川大学国际处,我院国合办及心脏大血管外科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联盟在成立仪式后还举办了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改革的医学教育大讲堂开幕论坛。为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中关于成立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指导各省域、区域和行业性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机构建设的要求,6月2日,由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包括我校在内的24所高校共同发起的全国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举办并在线直播。全国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旨在搭建各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共同发展平台,推动和引导各医学院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促进医学教学发展资源共享,整体促进全国医学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提升医学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学术水平,打造追求卓越教学的医学教育质量文化。6月1日下午,联盟在线召开了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审议了联盟章程并达成了有关共识。
来自各联盟单位及全国500余所院校机构的约6万名教师、医护人员和管理者在线观看。目前共有111所院校加入联盟。
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林蕙青主任委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院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王启明副司长出席,成立仪式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王维民副主任主持。会上,我校作为常务理事单位进入联盟常务理事会,我院骨科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沈彬常务副主任当选为联盟副理事长,我院教务部部长、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教学部部长兼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卿平当选为联盟常务理事,我院教务部教学科柴桦科长当选为联盟副秘书长。未来我院将依托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医学分中心平台,积极参与全国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的工作,增进交流、共享资源,协同推动我校、我院医科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医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联盟在成立仪式后还举办了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改革的医学教育大讲堂开幕论坛。
为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中关于成立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指导各省域、区域和行业性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机构建设的要求,6月2日,由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包括我校在内的24所高校共同发起的全国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举办并在线直播。6月1日下午,联盟在线召开了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审议了联盟章程并达成了有关共识。来自各联盟单位及全国500余所院校机构的约6万名教师、医护人员和管理者在线观看。全国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旨在搭建各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共同发展平台,推动和引导各医学院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促进医学教学发展资源共享,整体促进全国医学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提升医学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学术水平,打造追求卓越教学的医学教育质量文化。
会上,我校作为常务理事单位进入联盟常务理事会,我院骨科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沈彬常务副主任当选为联盟副理事长,我院教务部部长、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教学部部长兼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卿平当选为联盟常务理事,我院教务部教学科柴桦科长当选为联盟副秘书长。目前共有111所院校加入联盟。
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林蕙青主任委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院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王启明副司长出席,成立仪式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王维民副主任主持。未来我院将依托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医学分中心平台,积极参与全国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的工作,增进交流、共享资源,协同推动我校、我院医科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医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6月9日下午,我院推动中国抗菌药物规范管理建设之ASP(抗菌药物导向)计划——感染病例MDT点评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院内讨论会在行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曾勇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感染性疾病中心、急诊科、实验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部、临床药学部和医务部专家参会。此次会议旨在促进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要求,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不规范带来的一系列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讨论。运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建立标准化路径,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最终提升诊疗效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医务部作会议总结,认为ASP是一种手段,应继续梳理我院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关键环节点控制。医务部介绍了抗菌药物MDT和点评管理,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随后,与会专家就社区获得性肺炎MDT模式和工作流程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开展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等措施。会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梁宗安主任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思路
医务部作会议总结,认为ASP是一种手段,应继续梳理我院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会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梁宗安主任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思路。
此次会议旨在促进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要求,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不规范带来的一系列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曾勇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感染性疾病中心、急诊科、实验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部、临床药学部和医务部专家参会。最终提升诊疗效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体系。随后,与会专家就社区获得性肺炎MDT模式和工作流程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开展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等措施。
运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建立标准化路径,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6月9日下午,我院推动中国抗菌药物规范管理建设之ASP(抗菌药物导向)计划——感染病例MDT点评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院内讨论会在行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
医务部介绍了抗菌药物MDT和点评管理,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关键环节点控制
最后,李为民院长总结发言,首先肯定了上锦分院作为华西医院全托管医院,开业八年自身发展的成绩,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向上锦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曾勇副院长、邱皓副院长及12个相关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上锦分院全体班子成员,病区主任及正护士长、医技科室负责人、职能部门管理干部共计90余人参会。
会上,上锦分院作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专题汇报,对标评审标准,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建议解决方案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四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队伍。二是在医院等级创建工作上,要务实不务虚,真正将上锦建设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三级甲等医院。在认真听取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后,李为民院长现场办公,针对问题逐一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是上锦医院的所有职工要传承以病人为中心的华西文化,将个人发展与华西发展同频共振。他同时强调,上锦医院作为华西目前唯一的分院和集团医院,全院职工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要因华西而自豪、为华西的发展努力,同时要维护好华西品牌形象,为建成区域顶级三甲医院而奋斗。
三是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打造上锦品牌,建设具有上锦特色的特色专科。6月11日下午,李为民院长率队到上锦分院专题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
关于未来的发展,李为民院长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把上锦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医院三是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打造上锦品牌,建设具有上锦特色的特色专科。
© 1996 - 2019 豺狼成性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中央路